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叙怀二首

    弱岁读群史,抗迹追古人。被褐有怀玉,佩印从负薪。
    志合岂兄弟,道行无贱贫。孤根亦何赖,感激此为邻。
    晚节从卑秩,岐路良非一。既闻持两端,复见挟三术。
    木瓜诚有报,玉楮论无实。已矣直躬者,平生壮图失。
    去去勿重陈,归来茹芝朮.

  • 通化门外送别

    屡别容华改,长愁意绪微。义将私爱隔,情与故人归。
    薄宦无时赏,劳生有事机。离魂今夕梦,先绕旧林飞。

  • 题画山水障

    心累犹不尽,果为物外牵。
    偶因耳目好,复假丹青妍。
    尝抱野间意,而迫区中缘。
    尘事固已矣,秉意终不迁。
    良工适我愿,妙墨挥岩泉。
    变化合群有,高深侔自然。
    置陈北堂上,仿像南山前。
    静无户庭出,行已兹地偏。
    萱草忧可树,合欢忿益蠲。
    所因本微物,况乃凭幽筌。
    言象会自泯,意色聊自宣。
    对玩有佳趣,使我心渺绵。

  •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

    栖宿岂无意,飞飞更远寻。
    长途未及半,中夜有遗音。
    月思关山笛,风号流水琴。
    空声两相应,幽感一何深。
    避缴归南浦,离群叫北林。
    联翩俱不定,怜尔越乡心。

  • 初发曲江溪中

    溪流清且深,松石复阴临。
    正尔可嘉处,胡为无赏心。
    我由不忍别,物亦有缘侵。
    自匪常行迈,谁能知此音。

  •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

    南国更数世,北湖方十洲。天清华林苑,日晏景阳楼。
    果下回仙骑,津傍驻彩斿。凫鹥喧凤管,荷芰斗龙舟。
    七子陪诗赋,千人和棹讴。应言在镐乐,不让横汾秋。
    风俗因纾慢,江山成易由。驹王信不武,孙叔是无谋。
    佳气日将歇,霸功谁与修。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
    否运争三国,康时劣九州。山虽幕府在,馆岂豫章留。
    水淀还相阅,菱歌亦故遒。雄图不足问,唯想事风流。

  •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

    嶙嶙故城垒,荒凉空戍楼。
    在德不在险,方知王道休。

  • 杂诗五首

    孤桐亦胡为,百尺傍无枝。疏阴不自覆,修干欲何施。
    高冈地复迥,弱植风屡吹。凡鸟已相噪,凤凰安得知。
    萝茑必有托,风霜不能落。酷在兰将蕙,甘从葵与藿。
    运命虽为宰,寒暑自回薄。悠悠天地间,委顺无不乐。
    良辰不可遇,心赏更蹉跎。终日块然坐,有时劳者歌。
    庭前揽芳蕙,江上托微波。路远无能达,忧情空复多。
    湘水吊灵妃,斑竹为情绪。汉水访游女,解佩欲谁与。
    同心不可见,异路空延伫。浦上青枫林,津傍白沙渚。
    行吟至落日,坐望只愁予。神物亦岂孤,佳期竟何许。
    木直几自寇,石坚亦他攻。何言为用薄,而与火膏同。
    物类有固然,谁能取径通。纤纤良田草,靡靡唯从风。
    日夜沐甘泽,春秋等芳丛。生性苟不夭,香臭谁为中。
    道家贵至柔,儒生何固穷。终始行一意,无乃过愚公。

  •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

    绝顶有悬泉,喧喧出烟杪。
    不知几时岁,但见无昏晓。
    闪闪青崖落,鲜鲜白日皎。
    洒流湿行云,溅沫惊飞鸟。
    雷吼何喷薄,箭驰入窈窕。
    昔闻山下蒙,今乃林峦表。
    物情有诡激,坤元曷纷矫。
    默然置此去,变化谁能了。

  •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

    清切紫庭垂,葳蕤防露枝。
    色无玄月变,声有惠风吹。
    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。
    凤凰佳可食,一去一来仪。

  •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

    忽对林亭雪,瑶华处处开。
    今年迎气始,昨夜伴春回。
    玉润窗前竹,花繁院里梅。
    东郊斋祭所,应见五神来。

  • 登襄阳岘山

    昔年亟攀践,征马复来过。
    信若山川旧,谁如岁月何。
    蜀相吟安在,羊公碣已磨。
    令图犹寂寞,嘉会亦蹉跎。
    宛宛樊城岸,悠悠汉水波。
    逶迤春日远,感寄客情多。
    地本原林秀,朝来烟景和。
    同心不同赏,留叹此岩阿。

  • 初秋忆金均两弟

    江渚秋风至,他乡离别心。
    孤云愁自远,一叶感何深。
    忧喜尝同域,飞鸣忽异林。
    青山西北望,堪作白头吟。

  •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

    城隅有乐游,表里见皇州。
    策马既长远,云山亦悠悠。
    万壑清光满,千门喜气浮。
    花间直城路,草际曲江流。
    凭眺兹为美,离居方独愁。
    已惊玄发换,空度绿荑柔。
    奋翼笼中鸟,归心海上鸥。
    既伤日月逝,且欲桑榆收。
    豹变焉能及,莺鸣非可求。
    愿言从所好,初服返林丘。

  • 听筝

    端居正无绪,那复发秦筝。
    纤指传新意,繁弦起怨情。
    悠扬思欲绝,掩抑态还生。
    岂是声能感,人心自不平。

  • 感遇十二首·其七

    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
    岂伊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。
   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。
    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
   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。

  • 晨出郡舍林下

    晨兴步北林,萧散一开襟。
    复见林上月,娟娟犹未沉。
    片云自孤远,丛筱亦清深。
    无事由来贵,方知物外心。

  • 秋夕望月

    清迥江城月,流光万里同。
    所思如梦里,相望在庭中。
    皎洁青苔露,萧条黄叶风。
    含情不得语,频使桂华空。

  • 耒阳溪夜行

    乘夕棹归舟,缘源路转幽。
    月明看岭树,风静听溪流。
    岚气船间入,霜华衣上浮。
    猿声虽此夜,不是别家愁。

  •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

    秦帝始求仙,骊山何遽卜。
    中年既无效,兹地所宜复。
    徒役如雷奔,珍怪亦云蓄。
    黔首无寄命,赭衣相追逐。
    人怨神亦怒,身死宗遂覆。
    土崩失天下,龙斗入函谷。
    国为项籍屠,君同华元戮。
    始掘既由楚,终焚乃因牧。
    上宰议扬贤,中阿感桓速。
    一闻过秦论,载怀空杼轴。